精易论坛

标题: 数组分割寻找文本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6596001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30
标题: 数组分割寻找文本
我想把右边图片的代码改成左边的代码,如何修改呀,就是“=”前面的代码

11.png (31.16 KB, 下载次数: 0)

11.png

作者: 6596001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31
不是=前面的代码,是文字前面的都改成左边那种格式
作者: frankiy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36
有规则的话:文本_替换()
没规则的话,把中文取出,然后重组。
作者: 6596001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38
frankiy 发表于 2025-6-13 14:36
有规则的话:文本_替换()
没规则的话,把中文取出,然后重组。

怎么重组啊,小白 不懂哈
作者: frankiy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46
6596001 发表于 2025-6-13 14:38
怎么重组啊,小白 不懂哈

有规律:比如下面这样,那么就直接用文本_替换()
zz=1,    等于   cz,1=
shou=1, 等于   db,1=

没规律(或者是你也不知道是什么规律),那么,就把中文提取出来,用: 文本区分_只取汉字()

然后再文字前面加上  cz,1=   就可以了


提取文字之前,可以先用  分割文本(原内容,#换行符 )   ,避免所有的文字提成一坨了。


作者: jianxi34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49
取文本左边(“=”)
分割文本(“,”)
最后合并文本就可以啦
作者: 6596001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51
jianxi34 发表于 2025-6-13 14:49
取文本左边(“=”)
分割文本(“,”)
最后合并文本就可以啦

每一行太多,号了
作者: jianxi34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54
6596001 发表于 2025-6-13 14:51
每一行太多,号了

说的啥呀!键盘坏了吗
作者: 听闻清梦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4:57
文本替换就行  ,1= 替换=1,
作者: 熬夜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5:04
11.e (3.63 KB, 下载次数: 0)



作者: 小银鱼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5:08
其实这样的问题,主要就是找规律,你这个可以用分割文本来处理, 先换行符来分割,割出一行后 再用 = 来分割,割出来的 前面就是你要的,后面就是纯中文。

用计次循环 套在外面
方法:
变量1,文本型  0  (0是数组里写0)
变量2,文本型  0  (0是数组里写0)
分割文本 (  你的文本    ,#换行符,)
计次循环首( 取数组成员数(变量1),n)
分割文本(变量1[n],"=",)
这里写你要把他取出放哪里。比如   编辑框1。加入内容 (变量2[1])
计次循环尾()
这样就能把第二次分割出来的加到你要放的地方就行了,或者你放到变量里。
找规律,思路一定要找。我是小白,可能大神们还有更高明的方法。







作者: 卿卿吖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5:10
  
子程序名返回值类型公开备 注
文本处理文本型 
参数名类 型参考可空数组备 注
参_文本文本型
变量名类 型静态数组备 注
局_文本文本型0
局_返回文本文本型 
n整数型 
局_文本 = 分割文本 (参_文本, #换行符, )
计次循环首 (取数组成员数 (局_文本), n)
局_文本 [n]子文本替换 (局_文本 [n], “=”, “,”, , 1, )
局_文本 [n]子文本替换 (局_文本 [n], “,”, “=”, , 1, )
局_返回文本 = 局_返回文本 + 局_文本 [n]
如果真 (n < 取数组成员数 (局_文本))
局_返回文本 = 局_返回文本 + #换行符

计次循环尾 ()
返回 (局_返回文本)


作者: afu45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5:20
  
子程序名返回值类型公开备 注
正则匹配  
变量名类 型静态数组备 注
表达式正则表达式类 
i整数型 
表达式.创建 ("^ (.*?) (,) (\d+) (=) (.*)", #常量1, 假, 真, 真, )
调试输出 (表达式.替换 (“$1=$3,$5”))

作者: ouooyo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5:34
学习学习学习
作者: 恶魔の佐翼    时间: 2025-6-13 17:33
你教我玩Tao宝,我教你写代码啊?????




欢迎光临 精易论坛 (https://125.confly.eu.org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